寻乌县吉潭镇上车村的潘氏宗祠。
宗祠,既是供奉祖先牌位、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,也是办理家族事务、凝聚族人情感的场所。赣南客家人对宗祠有着特殊的情结,这种情结就是血缘纽带,它以祠堂和祖先为核心,形成强大的家族聚合力,不仅维持着宗族的道德伦理,也维护着社会的公德秩序,成为激励族人奋发上进、报效国家的精神依托。强烈的崇宗敬祖意识,使得客家人在修建祠堂时,力求尽善尽美,宁可自己屋陋,也不让祠堂寒酸。宗祠往往是乡村规模最宏伟、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,与古塔、古桥、古庙宇相映,成为地方独特的人文景观。
宗祠是族人议事、祭祀,举办红白喜事和民俗活动等的场所。图为安远县民间艺人在宗祠大厅演奏南乡大堂音乐。
(资料图片)
瑞金市叶坪谢氏宗祠,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,如今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。
宗祠的上厅,大多设有祖龛和香案,供奉着祖先的牌位。
宗祠大多由同宗同姓族人捐款、集资修建,也有极小部分由不同姓氏的族人共同商议合建。宗祠建筑讲究环境格局,通常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选址修建,大多建在屋场中央,高于周边民居,更显威武气派。宗祠内部一般有上下两厅或三厅,由祖龛、祖先牌位、族谱、堂名匾、楹联、勋表匾额、香案、天井、厢房等要素构成;宗祠外有院坪、功名柱、月池、围墙、石狮、门楼等。
赣南现存较有名气的宗祠有瑞金叶坪的谢氏宗祠、寻乌吉潭的潘氏宗祠、石城小别的赖氏宗祠、宁都东龙的李氏宗祠、南康唐江的卢氏宗祠等。
族人齐聚一堂,见证宗祠上梁大典。
宗祠内建有上下两厅(或三厅)、天井、厢房等设施,悬挂楹联、功勋荣誉牌匾和堂名牌匾等。
赣南客家宗祠建设与时俱进,在继承传统中创新,融入现代建筑元素和工艺,更加美观大方实用。图为重建的石城县琴江镇小别村赖氏宗祠。
南康百家姓和谐城,由三座大殿和108个姓氏宗祠组成,气势恢宏。
寻乌吉潭镇上车村的潘氏宗祠,建于清代顺治年间。据《潘氏族谱》记载,寻乌吉潭潘氏一脉,开基于南宋末年,先祖为名将潘任。南宋景炎、祥兴年间,潘任从丞相文天祥起兵抗元,被皇帝封为扶驾征讨大将军,任兵部尚书。文天祥在于都大败元军,收复于都、兴国等地,潘任率军驻扎在寻乌一带。祥兴二年(公元1279年),南宋灭亡,潘任率残部寻找宋室后裔无果,在寻乌解散队伍,与儿子隐居项山,终日忧郁,绝食而终,葬于吉潭上车村乌石岗。百年后,明太祖朱元璋为旌其气节,颁谥“忠节”。
潘任开基寻乌700多年,族中人丁兴旺,子孙后裔播迁赣、粤、闽、川、滇等十多个省区及东南亚和欧美各地。(张嗣介潘棠赞/文赖联明刘新忠杨晓明记者李传材/图)
[责任编辑: 李喆]